村网通总站 鲍店东街村 170540.nync.com 欢迎您!
帝尧乃儒家文化崇拜的“三代”文明的第一个“帝王”,对他的出生地有多种传说,几乎遍及黄河流域各省,其中山西、山东、河北是传说最多的省份。可见尧的影响之大,亦见后人追穆之深。其中有几个地点是古今公认的:生于丹陵,始封于陶,再封于唐,死后葬于陶。综合各种传说,把这些传说和有关地名尤其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村镇名联系起来,结合史书记载,我们可以对帝尧的出生地作出另外一种似乎更为合理的推测,这就是以长子县和高平县交界的丹朱岭为中心的丹水流域。 《竹书纪年》卷上云:“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生於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於丹陵。”这是母系氏族时代一个著名的传说。有两个关键的地名值得注意。一是“三河”,一是丹陵。尧的出生地当在“三河”一带。所谓“三河”,《史记·货殖列传》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三河”,当然就包括晋东南。那么,丹陵在什么地方呢? 不止《大清一统志》的编者,古代许多学者都认为《山海经·北次三经》所记之“丹林”,就是今长子县与高平县交界的“丹朱岭”:“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但他们一般却认为“丹朱岭”是“丹林”之讹。如《一统志》的编者就认为“丹朱岭即《山海经》所云丹林,既讹林为岭,又讹加以朱,转晦其本。”又如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卷二十二所附录之《羊头山新记》亦云:“(羊头)山之西二十里曰丹朱岭。其古之丹林欤?盖本丹林,年久伐尽,不复有林矣。遂讹为丹岭,朱乃后人妄加耳。”窃以为,“林”、“陵”、“岭”这些字古音极接近,易相混,其实是口传音误,并非朱氏所说山上原有红色森林之义。 这个地区之所以称为“丹”,就因为尧的外祖母生尧的母亲时,“天大雷电,有血流润大石之中,生庆都”。这就是所谓“丹陵”或“丹岭”的来历——帝尧外祖母的产血染红了山岭,血流成为丹河,树林成为丹林……各种人类文化学著作都指出,河流、山谷在远古时代的生殖崇拜中,都被当作女性的象征(在西南少数民族中至今犹有流传)。丹岭(陵)、丹水、丹林(陵)总称之为“丹”。丹水发源之地曰“丹源”或“丹渊”。这一带是尧和尧的母亲庆都的生地,帝尧把大儿子“朱”封在这里,用古人的说法,就是让丹朱“奉先祀,这就是帝尧把其子“朱”安置于这个地方的深意。由于丹朱被封在这个地方,后人也就自然地把这个“丹岭”称为丹朱岭或丹朱陵,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班固《汉书·律历志》载,丹朱被帝尧封在丹渊。以治学严谨著称的阎若璩在《尚书古文疏证》和《四书释地》中也认定尧的长子丹朱被封于“丹”或“丹渊”的说法。 那么,丹渊在什么地方呢?古籍所载有湖北邓州内乡县之丹水、陕西河南交界处商州之丹水、朱虚县之丹水、山东临朐县之丹水,也有与丹朱联系的传说,但其地与“丹陵”没有什么联系。而长子县与高平县交界的丹朱岭即丹陵则有更多的与尧和丹朱相关的传说和地名——那些自古以来就有的村镇名,绝不是谁人可以随意编造的。 这里的丹水发源于丹朱岭南麓,其北麓也同样有一条河名曰丹河。其南麓丹河又有四个别名曰:源源水、源漳水、源泽水、莞谷水,前三个都有“源”字。“源”与“渊”古韵相近,可以相通而相混。所以,我们说“丹渊”就是“丹源”,也就是丹水的源头处。而其源头即丹朱岭,“水出其麓,初甚微,涓流经凤台境南,出山,是在高平者,其正源至凤台始大耳。” 但《路史》卷二十说“(帝尧)使(子朱)出就丹……舜封丹朱于白水”,也颇值得注意。这白水其实是丹水的一条支流,也可以看作是丹水的一个源头,所以才是一河两名。而这条丹水还不止白水一个别名,历史上还称泫水,又称绝水(详见《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七)。那么,《路史》的记载,也是丹朱封于丹或丹渊的又一个证明。 绝水则发源于长子县西南的伞盖山,所以有的地理著作竟称绝水为丹水。而伞盖山绵延与其西北的发鸠山相连,于是也有人说丹水发源于发鸠山。这样,我们当会明白,古代学者说丹朱封于“丹”或“丹渊”,是个相当大的范围,至少包括今高平县、长子县和屯留县。长子民间有一个久远的传说,尧的大儿子丹朱被封到长子这个地方,故其县名曰长子。我们可以推测,长子也是帝尧初期经营的一个重点或中心。 帝尧生于丹陵,他的活动地区自然首先是在今晋东南一带。 钱穆先生在说到尧的时候指出:“陶器有一个时期最盛行,大约相当于古记载所说的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前后,从‘尧’、‘陶’、‘唐’三个字看,已经明显地看出他和陶业有关。”(《黄帝》)在长子县,我们看到多处与帝尧有关的地名、河名。这些地名河名都是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 长子县有陶乡和陶水。 《魏书·地形志》:“长子县羊头山下谷关,有泉北流至陶乡,名陶水,合羊头山水,北流入浊漳。”《水经注》:“陶水,南出南陶,北流至长子城东,西转经其城北,东注於漳水。”《魏书》之“陶乡”和《水经注》之“南陶”,其实就是今长子县的“南窑”村,也就是古“南陶”或“南尧”——尧、陶、唐、窑,这些字都与陶器的烧制和形制有关,而古音又都相近。可以互证、互换。如“平遥”,原称“平陶”,后改为“平遥”。 清代雍正间所修《山西通志》卷十九:“(长子县)陶水,《地形志》:‘有泉北流至陶乡,名陶水,合羊头山水,北流入浊漳。”这里又出现一条“羊头山水”,当即丹朱岭北麓的“丹水”。编者注云:“当即尧水。”则“陶水”又称“尧水”(又证明“陶”、“尧”是相通的)。但河流的走向古今往往有比较大的变化,有些小的河流甚至完全干涸。所以,以河流而论,北魏时的地形与今之地形相去甚远,即清代雍正间所修之《山西通志》也与今之地形有较大的差异。如《通志》卷十九《山川三》所叙述的陶清河的流经情况,与现在的情形就极为不同:“陶清河自壶关南界入县境,经高河铺,由西南二十里杨暴村流至西北暴河头入漳水。凡长治东南山外及壶关南界之水,胥汇此西流。至雄山北麓,入陶水,土人名淘金河。”杨暴村今属长治市,而陶清河入浊漳河则今在长子东南李末村附近,杨暴村远在南李末村北至少三公里。用这个比率看,《水经注》之所谓南陶,《魏书·地形志》之所谓陶乡,就应该是今长子县东宋村乡之陶唐村,大约在今长子城东北三公里处。这种情形也并不奇怪,随着自然地貌的改变,还有长子县治、长治县治的变迁,这些说法已经很难用现在的长子县的具体村镇的位置来印证。 古籍记载的一些小村镇或小河流,多有一定误差,那条陶水或尧水,其实发源于潜山(今之尧庙山),已经在现在的长子县地图上找不到了,但旧迹犹存。1998年新修的县志上,还能找到尧水及其发源的潜山(尧庙山)的记载。 陶乡和南陶今为一小村,曰“南窑”。潜山即尧庙山附近,还有尧神沟和西尧村两个地名,西尧大约是针对“陶”(可读为“尧乡”、“窑乡”或“南尧”即“南窑”)而言的。 在今宋村乡西,还有个村子叫陶唐村。这个陶唐村在新修的县志上解释村名的来历时说:“相传古时此地生产陶器,汤王曾在此巡游避暑数日,故名陶汤,后改为陶唐。”这个传说有极重的后代阐释意味,且陶和汤是不能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个传说中所谓“生产陶器”是真,这个生产陶器的时代无疑就是指帝尧时期。村子里的老年人说,祖辈传说这个村是尧巡视时在此休息的地方。改革开放后,村人在村口建了一座大门(村门),上书“尧栖地”三个大字。2005年10月,笔者访问长子时,这个村子已经全部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了,原来的村子已经是一片田地,而其村门还岿然立于原处。村人讲,原来村口离村门不远处有一个土地庙,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一般的土地庙都很小,是一间,而陶唐村的土地庙则为三间。人们说是祭祀尧舜禹的,但笔者以为是祭祀帝尧的。三间土地祠,隐含着三个“土”字,乃是象征“垚”即“尧”的。 古籍所载帝尧的葬地很多,光山东就有三处。各地的说法都有其理由,也都有不能完全肯定的遗憾,都是推测。如《山东通志》卷三十五载明·王道《濮州帝尧陵祠碑》文云:“帝尧陵见于山东郡邑者凡三,而史碟事证的然可据者,惟濮之竹林寺为最著。盖《史记》注既以为尧葬济阴成阳矣,吕不韦又云尧葬谷林,皇甫谧谓谷林即成阳也。《汉·地理志》:济阴郡成阳县有尧陵,雷泽在其西北。杜佑《通典》:濮阳雷泽县即汉成阳。而郭缘生《述征记》云:尧塚在雷泽东南。其说皆与《史记》合,则尧陵当在濮境无疑。”可是这说法并非司马迁《史记》正文所言,而是裴骃《集解》引诸书所言,而诸书所言各异。如刘向言“尧葬济阴”,《吕氏春秋》言“尧葬谷林”,并没说谷林在什么地方。皇甫谧说“谷林即城阳。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也没说城阳在什么地方。但他把“谷林”、“平阳”、“唐国”联系在一起,仔细体会皇甫谧的意思,他所说的城阳应该在平阳一带。而杜佑则认为是濮阳雷泽县。那么,王道凭什么理由就认定“竹林寺本谷林遗址,其为尧陵也益无疑”呢? 《今本竹书纪年》曰:“八十九年,(尧)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看来,帝尧对“陶”这个地方充满了眷恋。古代学者一致认为,陶为帝尧的初封地,也就是帝尧初期活动的地方。这个陶应该与他的出生地“丹”相距不远,这也符合古人“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的习惯。王国维《疏证》又引《史记·货殖传》:“昔尧作游(于)成阳。”如淳注曰:“作,起也。成阳,在定陶。”《史记》与《竹书纪年》的记载,把陶和成阳联系在一起,也就把陶、成阳与尧的出生地“丹”联系在一起了。但如淳所说的定陶离“丹”太远了。 事有凑巧而可玩味者。就在长子县潜山西不远处有一村子名为“城阳”或为“成阳”,潜山之东有陶乡。其西有村曰“西尧”,其东有村曰“尧神沟”。有陶水,发源于潜山,北流入漳河。 潜山上有尧庙,俗称尧庙山。这个尧庙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山西通志》卷一百五十六又载:“帝尧庙在西南十五里潜山上,金季毁于兵。元至元暨至正间增葺,明成化四年、万历六年暨国朝康熙七年,胥重葺。岁四月二十八日,有司致祭。” 为什么叫潜山?《山海经·北次二经》云:“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所谓“潜”,郭璞注曰:“后稷生而灵知,及其终,化形遁此泽而为之神,亦犹傅说骑箕尾也。”“终”、“化形”、“为神”、“骑箕尾”,都是古代死亡委婉的说法。所以“潜’’就是藏,也就是葬。潜山上之所以有尧庙,是不是指示着尧的葬身之处?昭示着尧已“化形”而为神?这个推测是不是比前文所引诸家的推测更合理呢? 我们再往上联系炎帝神农氏尝百谷的历史记载,作一下综合思考:沁源县古称谷远县,长治有百谷山,这一带到处都有与炎帝神农氏尝百谷的传说。高平县与长子县交界处的羊头山恰是神农氏的发祥之地,而百谷之成为食物,是离不开器皿的,所以,农业生产与制造陶器就必然是相伴相随的。既然农业生产的发祥地在晋东南,那么,晋东南的高平、长子、长治这一带,起码是最初生产陶器的地方之一,则陶乡(尧乡)作为地名也就绝非偶然。帝尧的先进技术也应该在于制造陶器和农业生产,这就应该是尧能够兴旺发达并吸引众多部落归附的理由。 我们也可以联系“尧葬于谷林”的说法。谷林在什么地方?《路史》卷三十六广征博引,以为是山东济阴之成阳。但所引先秦著作已有巨大分歧,《墨子》、《吕氏春秋》、《山海经》,所言各不同。尧是继承了炎帝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代领袖,这才是晋东南地区长久而普遍地流传着神农氏故事的原因。这里以谷命名的地方也特别多。羊头山的南坡为高平县,其北坡为长子县,《山西通志》卷十九引《魏书·地形志》:“羊头山下神农泉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谷处,山下有谷泉。”引章怀注:“羊头山在上党郡谷远县。”这个谷远县即今长子县西北的沁源县,这是晋东南的另一座羊头山。又引《金志》:“(长子县)有羊头山,发鸠山,尧水。”也就是在这座羊头山的北坡有神农氏得嘉谷处的谷关。长治县有百谷山,在县东北十三里,昔神农尝百谷于此;有百谷泉,在百谷山神农庙前(《山西通志》卷十九),山下有百谷寺(《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泽州府(今晋城市)高平县有谷远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山西通志》卷二十三)……那么,所谓“谷林”,就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一个众多的以谷命名的地区(林,众多之义)。这个地区以晋东南羊头山为中心的长子、高平、长治、陵川是最为合理的。 由此我们可以在众多的关于帝尧的传说中,再画出这位远古帝王的另外一种活动路线。解释帝尧为什么称为陶唐氏,也能画出尧的发展路线:帝尧生于丹陵,开始居住在长子的陶乡,并以制陶和农业生产而闻名遐迩,远近部落纷纷归附。然后沿着漳水向西,越过发鸠之山,到了翼城,改号曰唐,再发展壮大,占据了整个平阳地区。然后沿着汾河北上,到达太原地区,同时向南占据了整个“三河”地区。遂成为空前的一代联合众多部落的伟大领袖。 说到这里,还要引一段《山西通志》卷十九记载的又一传说:“(长子县)庆云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递高一里半,南至高平界一里,连紫云山。相传尧时五色庆云见此。”可以推想,当初尧在长子陶乡之时,真是一派风调雨顺、农业兴旺的景象。 长子老乡点下面 ↓↓↓ |